神秘古老的泰禹楼传说

导语 根据资料记载泰禹钟高6尺左右、腰围近14尺、重4000多斤,是永吉寺的镇寺之宝。而且泰禹钟里流传着一个传说哦,详细内容如下:

  泰禹楼

  根据资料记载,在大金国泰和二年(1202),禹城县城西黎吉寨村永吉寺主持请高级工匠铸了一口大铁钟,高6尺左右、腰围近14尺、重4000多斤。是永吉寺的镇寺之宝。

  明朝前期,朝廷对农民等低下阶层的政策相对宽松,加上风调雨顺,真是年年丰收,牛壮羊肥,经济发展很快,人们生活富足,国库充裕,有能力搞基本建设。禹城县就是这一时期把土城改造成三合土夯实、青砖墙面、石灰嵌缝的城墙,还修建了砖垛口,四门之上修了高大雄伟的门楼。城内的县衙门、文庙、武庙、城隍庙及戏楼、兴云寺、法云寺、街道、商铺、居民点……新建的新建,重修的重修,县城焕然一新。

  到了万历初年,不知从什么地方来了一位云游道人,在禹城县城这里看看,那里转转,见到几位老人在大树下乘凉聊天,他也坐下聊起来。他说:“你们禹城县城修建得很好,仅比济南府的城墙少3个垛口,可是还缺两样东西,如果再在城墙的东南角修建魁星楼、在文庙以东建座大钟楼挂上大钟,整个县城就是一个大的风水宝地。 ”一位老人想问问为什么时,云游道人已经不见了。

  县太爷听了这件事马上召集幕宾、师爷商量,决定先修魁星楼,钟楼的事先让一批人找人制造大钟、一批人做修建钟楼的准备。魁星楼很快修建完成,钟楼也修建了六尺高、一丈二尺见方的平台,等有了钟再根据钟的大小在平台上修建钟楼。

  负责制造大钟的人,找了两个多月也没有见着会造钟的人,经人指点到黎吉寨永吉寺询问制造大钟人的下落。永吉寺主持说:“这是300多年以前的事了,我怎么知道? ”管事的人觉得有理,不过完不成上司交代的事情也不好交差!就动了永吉寺这口大钟念头,他软硬兼施逼迫主持答应把大钟迁往县城。

  在运送大钟去县城的时候,因为钟体太大,且非常重,他们想尽千方百计,使用了各种运输工具也没有办法运往县城。正愁着难以交差之时,一个夜晚突然倾盆大雨,平地水深八尺,那口大钟神奇般地被水冲翻,底朝天飘走了。

  天明以后,人们与平常一样,该干什么干什么,跟什么都没发生一样,更不知有风、雨、洪水什么的,只有东街细心的人发现平台上多了一口大钟,马上去县衙门送信。县太爷让人找来昨晚在东门值勤的士兵,士兵们都说:“半夜里打盹儿做了一个梦,天上彤云密布,立刻就下起了瓢泼大雨,不多时洪水淹没了房顶,见一口大钟飘飘悠悠地被冲到平台附近,一个道士打扮的人一提钟顶挂头,大钟就上了平台。 ”梦醒后士兵就换班回家睡觉了。这时,去黎吉寨的人飞马来报说:黎吉寨永吉寺的大钟昨天还好好的,今天就没有了,不知让什么人偷去了?县太爷一听,马上顺轿去平台查看。见大钟上的铭文有黎吉寨永吉寺的字样,经过黎吉寨来人验证,确认这口大钟就是黎吉寨永吉寺那口大钟。

  县官回衙以后,马上召集全体人员说:我们禹城县是神灵保护、仙人相助,今天午时三刻,在平台举行盛大祭祀活动,感谢神灵、仙人的帮助,把大钟送到平台,让我们修建钟楼有了保证。要多买鞭炮、焰火,多请纸、香,办得越隆重越好。

  时间不长,在平台上一座砖木结构的六道拱门,六角飞檐,琉璃碧瓦的六角钟楼建设完成,取名“泰禹楼”,大钟也成为泰禹钟。从此,禹城人民过上了太平日子。在万历三十五年(1607)南街“工科给事中刘中立”为国有功,皇上恩准,在南街建造木制“刘氏牌坊”。这一建筑也成为禹城县城的靓丽风景。很可惜,曾经辉煌过的优秀建筑群现在都荡然无存了……

关注更新
返回本地宝首页

热点推荐

最新阅读

反馈